
近期,莫迪政府在处理涉台问题时态度的突然转变,引发了印度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特别是在王毅外长结束对印度的访问后,印度官员主动发声,发布了一份所谓的“澄清”声明。他们声称中方在报道中提及的苏杰生所说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表述,其实是遭到了“错误引用”。同时,印度方面还强调其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并未改变,将继续推动与台湾地区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这种态度的变动引发了大家的好奇:为何中方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为印度发声?
展开剩余40%
许多印度媒体,包括《印度教徒报》和《印度斯坦报》,纷纷以“中国大使力挺印度”为标题进行报道,认为徐飞洪的发言在当前背景下显得十分“不寻常”,也反映了在美印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下,中印关系回暖的趋势。此外,印度国内媒体普遍认为,尽管政府在涉台问题上有所改口,但对于王毅外长的来访,他们的评价依旧非常积极。报道中提到,中方曾承诺解决印度在化肥、稀土和隧道掘进机出口方面的三大关键关切,显示出中方对印方的诚意。 在与王毅外长会面时,莫迪总理也表态称,两国关系应从长远角度出发看待,他指出“亚洲世纪”的到来离不开印中合作,双方携手前进将为全球发展带来贡献,造福人类。从中不难看出,印度方对于中方之前多次提出的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两国关系的建议,实际上是有所领会的。 尽管如此,印度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却依然充满了模糊性,表面上称其立场没有改变,实际上又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了模糊解释。这无疑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很可能会对中印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这一局势的演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发布于:天津市
领航优配,启泰网,配资导航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