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就位。
最新一幕出现。
投资界获悉,凯雷 Carlyle 正式宣布旗下全球 S 基金成功筹集 200 亿美元(约超 1400 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S 基金之一。
S 基金,历来偏好打折资产。本次募资主角是凯雷旗下 AlpInvest 部门——系凯雷 2011 年收购而来,至今管理 970 亿美元的资产,侧重 S 基金和母基金等业务。官网显示,凯雷 AlpInvest 亚洲最大办公室设在中国香港,至今核心团队 6 人。
放眼望去,从黑石到 TPG、再到高盛都在紧锣密鼓筹集 S 基金,"感觉是在捡便宜。"如此种种,或是一种风向标:抄底的时机似乎到了。
凯雷募资 1400 亿,重仓 S 交易
具体来看,此次凯雷 200 亿美元总募资主要由几部分组成:
其中,AlpInvest 二级市场基金 VIII(简称 ASP VIII)已完成募集,达到 150 亿美元募集规模上限。至此,凯雷在二级市场投资中的可投资资本较上一期计划翻了一番。
据悉,ASP VIII 专注于 S 基金投资,旨在通过向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提供一系列流动性解决方案,来获取现有私募股权资产的敞口。
此外,凯雷 Alpinvest 本次二级市场战略募资还包括 32 亿美元的共同投资承诺,以及 ASP VIII 一同投资的 20 亿美元私人财富管理工具。由此,凯雷 AlpInvest 为其全球二级市场战略筹集 200 亿美元,约合 1400 亿元人民币。
" ASP VIII 得到长期合作伙伴和新投资者的广泛支持。"凯雷 AlpInvest 负责人 Ruulke Bagijn 介绍,本次 LP 阵容豪华——超过 325 名新老投资者向 ASP VIII 投入资金,涵盖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公共养老基金、企业养老基金、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基金会和家族理财室,来自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 50 个国家。
S 市场正在崛起。凯雷 AlpInvest 合伙人兼全球二级市场主管 Chris Perriello 判断,S 基金已从一种利基流动性工具发展成为私募股权生态系统的核心支柱,"当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限制了退出和流动性时,二级市场就会介入填补这一空白。"
如今市场流动性需求强烈,瞄准当中产生的新交易机会,S 基金逐渐成为海外 LP 主流的资产配置模式之一。正如一个细节:2020 年,凯雷 AlpInvest 第七轮二级市场融资总额达 102 亿美元,远超 80 亿美元目标。如今市场需求强劲,募资额再次超过预期。
"此次融资不仅是我们 S 类股权投资战略的里程碑,也是对我们在 S 类股权投资和投资组合融资领域构建的一体化平台的认可。"至今凯雷 AlpInvest 已为流动性解决方案筹集超过 240 亿美元,向私募股权发起人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流动性和资本解决方案。随着弹药到位,凯雷要出手了。
揭秘凯雷新平台,掌管 6900 亿,6 人 base 香港
随着募资官宣,凯雷 AlpInvest 成为了凯雷王牌部门。
凯雷 AlpInvest,前身是荷兰资产管理公司" AlpInvest Partners "。加入凯雷前,AlpInvest Partners 是欧洲两大养老金计划 ABP 和 PGGM 的私人投资公司,帮助它们完成在私募股权领域的基金筛选和资产配置工作,并逐渐形成了母基金投资、S 投资和共同投资的三大策略。到 2011 年,AlpInvest Partners 已经是当时市场上最大的母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这很快吸引到凯雷的注意。2011 年,凯雷宣布收购 AlpInvest Partners,随后成立合资公司,凯雷 AlpInvest 由此而来。通过这笔收购,凯雷得以实现对 S 基金、跟投基金以及母基金业务的覆盖。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凯雷 AlpInvest 管理资产达 970 亿美元(约合 6900 亿元人民币),拥有超过 630 位投资者。公司已与超过 385 家私募股权管理公司合作,并通过私募股权基金、二级市场交易、投资组合融资和共同投资等方式,承诺投资超过 1130 亿美元。
在凯雷内部,凯雷 AlpInvest 风头强劲,已有超过 265 名员工,并在二级市场和投资组合融资领域拥有一支 60 人的专业投资团队。遍布纽约、阿姆斯特丹、伦敦、中国香港、新加坡以及东京。其中在亚洲市场,以香港团队人数最多,且覆盖各大业务板块。
本土化是香港团队一大亮点。领导团队中,Wendy Zhu 是凯雷 AlpInvest 的董事总经理兼合伙人,并担任其一级基金投资团队的全球主管。她还负责亚太地区的二级市场和投资组合融资团队,并担任运营委员会成员。Amit Sachdeva 同为 AlpInvest 董事总经理,负责其亚太地区共同投资业务,专注于亚洲和澳大利亚的股权交易。
此外,Joe Chang 是主要基金投资团队的负责人,负责在亚洲寻找、评估和执行基金投资机会;Joe Ma 是二级市场和投资组合融资团队的负责人,负责在亚洲寻找、评估和执行交易;Kalvin Zhang 是亚太区(日本除外)投资者关系主管;Linda Zhu 是联合投资团队的负责人,专注于亚洲的股权交易。
香港本土化团队,为凯雷 AlpInvest 带来不少高质量的本地化投资机会。据悉,其 S 投资团队中,成员们除了项目搜索和交易执行能力,还几乎具备了全部复杂型交易所需的额外技能,包括财务估值、法律税收尽调、直投、结构化交易、基建投资和并购等。据官网介绍,凯雷 AlpInvest 在二级投资策略上,每年投资 10-15 个项目,至今已执行超过 185 笔二级市场交易。
目前在香港团队中,S 投资主要由 Wendy Zhu 和 Joe Ma 负责。
放眼凯雷 4650 亿美元的资产版图,AlpInvest 本是凯雷三大业务(全球私募股权、全球信贷和凯雷 AlpInvest)中规模最小的业务部门,一直鲜少引起外界注意。但随着 LP 流动性需求旺盛,凯雷 AlpInvest 正通过 S 交易快速积累利润。今年二季度,该部门可分配收益增长了 77%,远超其他板块,堪称 S 市场爆发的缩影。
抄底号角
这一幕要从全球流动性之困说起。
近年随着不断攀升的利率叠加宏观经济影响,私募股权市场交易放缓。贝恩公司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末,私募基金持有的被投企业数量已达 2.9 万家,待退出资产规模已至 3.6 万亿美元,其中一半已持有五年以上。形势之下,退出几乎成为每一家投资机构面临的挑战。
压力也蔓延到 LP 这里。今年以来,这种回笼现金流的需求愈发迫切,包括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在内的顶级捐赠基金,纷纷加入打折抛售资产的行列。
一般来说,由于卖方急于变现,交易通常存在折价。这意味着 S 基金可以用低于资产净值(NAV)的价格收购优质资产,则相当于以更低的价格进入投资组合的后期阶段,缩短了等待上市或并购退出的时间,潜在回报率更高,风险相对更低。
于是,"捡漏"的人排队赶来——他们以折扣价买下好的资产,再按面值重新估值,从而获取回报。
想起不久前," PE 之王"黑石完成了一笔 50 亿美元的 S 交易,卖方是纽约市养老金系统基金。据悉该交易于 2024 年 12 月启动,涉及私募股权基金超过 125 支,涉及的 GP 超过 70 家,资产覆盖 750 余个项目。黑石方面则透露,当时只有几周时间来对资产组合进行估值,最终还是完成了这笔大体量交易。
之后,黑石也出现在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买方阵营中,交易规模高达 60 亿美元。最新消息传来:黑石正在考虑成立一个独立的资金池,用于收购二手私募信贷基金。新战略将由黑石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二级部门负责。
"无论市场是低迷还是强劲,二级市场的作用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为私募市场投资者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黑石二级市场基金负责人 Verdun Perry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判断认为,今年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规模可能超过 2200 亿美元。
私募股权的流动性困境催生了一个更庞大的市场,嗅觉灵敏的 PE 们摩拳擦掌:高盛正在募集自身史上最大 S 基金,预计总额超过 142 亿美元;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为其首只 S 基金筹集了 54 亿美元;TPG 联手科勒资本完成了一笔规模达 30 亿美元的信贷接续基金交易;Ardian 完成创纪录的 300 亿美元二级基金;黑石刚刚募完迄今为止全球募集规模最大的专项基础设施 S 基金等等。
"这让人感觉自己是在捡便宜,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Blue Owl Capital 联席首席执行官 Marc Lipschultz 的兴奋溢于言表。他认为,如今卖家数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一场抄底浪潮似乎到来。他们并非盲目抄底——这在于投资者转向二级市场买家出售私募股权投资,并非"绝望"或面临"抛售局面",而是管理投资组合,为他们认为能够获得丰厚回报的新基金提供种子投资。
正如黑石掌门人苏世民强调,投资的最佳时机恰恰是市场避险情绪浓厚时。"动荡时期,我们的一些表现最为出色。"
"聪明的钱"开始行动了。
领航优配,启泰网,配资导航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